成果丰硕!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返航

最新信息

成果丰硕!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返航
2023-09-27 17:53:00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9月27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考察队于7月12日从上海出发,历时78天,总航程1.5万余海里,顺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在自主装备研发、新型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此次科学考察在环境关键要素长期观监测方面,共计完成49个站位的海洋综合调查,布放潜标5套,开展气象探空142组,完成6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作业,布放各类抛弃式冰基浮标26套,开展了海面气象、大气成分、气溶胶、海漂垃圾、重力、海水表层温盐、剖面海流、冰区海冰和船舶应力测试等工作,取得了大量有效数据。
  在洋中脊调查方面,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定点观测、地球物理海面走航观测等内容,完成海底地震测量、大地电磁测量、地质取样、潜标布放在内的8项作业。
  考察队克服了洋中脊区域冰情复杂等不利因素,经过精心组织,成功布放回收7台海底大地电磁仪和5台海底地震仪,其中地震仪回收率100%,刷新高纬密集冰区回收纪录,高效完成预定任务,保障了考察计划的顺利实施,也为相关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科学研究方面,完成海冰、环流、黑炭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4项。借助自主研发的相关观测设备布放,获取了浮冰漂移过程中冻结、融化、挤压破碎或断裂分离的内部信息,精细化揭示海冰热力学和动力学季节性演化特征和内在机理,为海冰模式的优化发展提供观测支持;采用新兴和前沿技术,首次开展海冰厚度无人化智能观测;首次开展多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海冰观测,为北极海冰现场考察提供新的观测手段;获取了长时间连续的高分辨率生态环境信息,为北极快速变化下北冰洋生态系统快速响应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在国际合作方面,围绕大气、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等立体调查要素,首次在北冰洋考察中开展了中-泰合作,为全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围绕多波束、海底地震、重力磁力等多种测量方式,进一步深化了中-俄加克洋中脊地球物理合作调查,为双方共同开展北冰洋地质构造研究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成果丰硕!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返航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