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对金融监管和竞争格局的影响

最新信息

近期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对金融监管和竞争格局的影响
2023-10-26 16:58:00
今年欧美市场接连出现银行风险事件。面对危机,监管机构快速回应,无论是对倒闭银行的出售处置,还是可能推出的长期监管改革,都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银行业监管安排的重新检视和深刻反思。
  过去几个月以及在伦敦的金融服务业领导峰会上,来自全球大型银行、保险、资管公司的董事、高管以及监管人士和行业专家探讨了这些事件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监管监督和竞争格局的影响,讨论主要围绕危机虽然得到控制,但风险犹存以及监管力度或将加大,但规模不及上次全球金融危机后改革两个主题展开。
  一、危机虽然得到控制,但风险犹存
  与会者认为,今年欧美市场接连出现银行风险事件均源于最基本的风险,如利率上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客户集中度过高以及对存款融资的过度依赖等,但其倒闭速度之快也突显了数字银行遭到快速挤兑时的风险更大。
  尽管银行接连倒闭的影响基本得到了控制,避免了更广泛的蔓延,但银行体系显现出来的一些风险具有潜在的系统性,也引发了人们对大型银行经营韧性的质疑。
  1. 美国区域性银行面临较大压力,或将走向最终整合
  与会者指出,银行体系的某些组成部分(特别是美国的区域性银行)仍可能出现风险。美国区域性银行的问题表明美国的银行体系存在弱点,区域性银行的业务模式面临挑战。一位与会者表示:“在过去的15年里,人们一直认为欧洲银行比美国银行脆弱,因为美国银行的拨备更充分,资本也更充足,而欧洲银行的资本状况相对较差。也许现在情况正在反转,美国的银行体系远弱于欧洲,银行遭遇数字化挤兑的风险普遍存在。”另一位与会者表示,或许最糟糕的情况可能还没有到来。许多区域性银行无法适应不断上涨的监管成本,也不具备充足的资本,不能像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那样承担这些成本。这些银行需要从人才、数据和技术的角度进行升级。
  其他与会者表示:“总体而言,危机已经在美国区域性银行层面得到控制。”但考虑到会计准则影响,这些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隐藏着重大风险,例如,资产负债错配问题、债券投资组合和大部分未保险存款存在的未实现损失、商业房地产的风险敞口过高等。与会者认为,这些问题迫使区域性银行面临两种选择:补充资本或并购整合。但资本市场不景气或给银行融资带来困难,因此并购整合很有可能发生。
  2. 银行遭遇数字化挤兑的风险普遍存在
  一家银行在数小时内流失400多亿美元存款,让人们意识到零售存款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稳定。与会者认为,科技从两方面增加了银行遭受挤兑的风险:一是客户更容易快速转移存款;二是由于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存在,谣言和炒作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一些与会者警告说,这种状况可能会被用作武器,“谁也不能保证某些激进分子或其他不良分子不会以此制造混乱。这似乎比网络攻击更容易,因为能直接接触到投资者、储户和公众。”技术的应用和速度的提升在银行业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位峰会与会者预测,在银行倒闭带来的所有问题中,存款提取率可能会产生”最持久和最广泛的影响。
  作为应对,有的与会者建议采用资产交易和清算机构的闸门机制,监管机构可以在危机时减缓或阻止取款。但也有与会者警告称:“央行在宣布银行暂停取款之前必须谨慎,需仔细考量叫停取款后会出现哪些系统性问题,是否会引起恐慌并传播。”一些人士预计,作为回应,监管机构将调整压力测试和流动性要求。
  另外,在政策出台之前,金融机构需自行管理这类风险。一位与会董事表示:“又回到了韧性问题上,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制定计划或如何在基础设施中建立对冲或管理风险的能力,以应对这种紧急情况。”一项建议是,制定快速反应的沟通策略:“一家银行必须能够在几分钟内快速部署,在沟通中及时掌握资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二、监管力度或将加大,但规模不及全球金融危机后改革
  尽管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持续多年强化金融监管安排,但近年来监管方向却有所放松,直到今年美国和欧洲接连出现银行倒闭情况。因此,与会者预计未来会推出一系列监管改革,以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特别是针对美国区域性银行。一个迹象就是,今年7月,美联储主管金融监管的副主席Michael Barr提议,强化资产规模在1000亿美元及以上银行的资本水平。但与会者普遍认为,这些改革的规模不会达到全球金融危机后改革的水平。
  关于最近几个月所反映出的全球金融危机监管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仍存在一些争议。有与会者认为,恢复与处置方案并没有按计划发挥作用。但其他人不这样看,认为今年危机的管理和控制情况恰恰证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监管框架有效。
  1. 全球监管协调范围有限
  与会者认为,危机后监管改革安排并未得到普遍执行,且今年全球监管协调的支持更是少于2008年危机后。一位与会者表示,现在的情况是应对措施回归到国家层面,以维护本国纳税人的利益。银行监管两极分化严重,巴塞尔资本协议尚未得到普遍采用。一些国家承诺遵守国际准则,但另一些国家则没有。
  不过,与会者预计,未来会推出一些监管措施,主要包括:
  - 更严格的流动性要求。一些与会者认为,高质量流动资产的定义可能会发生变化。其他人则表示,鉴于解决数字银行挤兑风险的选择有限,监管机构可能的唯一选择就是提高流动性要求来缓冲潜在的取款压力。
  -更严苛的压力测试。与会者预计更多的银行将需接受压力测试,且测试将包括新的、更极端的情景。一位与会者预测:“在资本方面,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情景和更严苛的压力测试,包括快速取款压力测试。”
  -事实上的全额存款保护。与会者还对未来存款担保的限制(或缺乏限制)表示关注。有与会者称:“真正应对这些风险的唯一出路是拥有100%存款担保。”部分与会者预计,政府最终将介入以保护所有储户,并向银行收取费用。然而,一位与会者认为,政府可能不会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介入,“在美国,无限存款担保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
  -应对不断上升的影子银行风险。与会者担心,扩大银行监管只会增加监管之外的类银行活动数量。一位与会者指出,上一轮改革的一个后果是“影子银行业务数量已经远远超越商业银行”。另一位与会者表示:“过去几年,我们在类银行市场遭遇了诸多挑战。问题在于广度和深度。这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领域。如何保持对这一领域的有效监控,譬如,大宗商品市场?”
  2. 恢复与处置计划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起到了一定作用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后恢复与处置计划进程在近期的危机中首次受到真正考验。一些与会者批评这些计划被搁置一边的事实,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机构对每一家倒闭的银行都采取了不同的处置措施。
  一位与会者指出,这些不同处置措施的决策尚不明晰,所以“没有证据表明危机后恢复与处置计划进程不起作用”。另一位与会者指出:“处置方案本就不像飞行员检查单一样清晰明确。我们认为应仔细考虑,而不是照本宣科。”一些与会者还指出了制定这些计划所带来的附加收益,如法律实体的简化和确定以及更明晰的治理架构等。
  3. 危机为银行风险管理和监控积累经验
  除了讨论潜在的监管变化,与会者还指出了未来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关注基本风险问题。与会者建议,银行需重新审视集中度等核心风险,且不可过度依赖各类风险模型。
  -考虑其他可能性。一位与会者断言:“以往压力测试中假设的流动性风险情景已不存在,我们曾假设30天内会损失20%的存款,而现在这30天的假设已被现实状况打破。”与会者认为有必要“不断扩大情景规划”,增加与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相关的变量。一位与会者坦言,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通常不够极端,模型基于来自低利率、低波动性环境的数据。但市场波动性可能会突破我们的预期。银行必须知道流动资产在哪里,以及在真实环境比风险情景更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从哪里获得流动性。”
  -进行有效监管。一位与会者指出:“这次危机的核心原因是治理不善和风险管理不善。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解决问题的工具至关重要,因为这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另一位与会者表示:“监管机构目前关注风险管理,确保模型经过适当审查,未被操纵。”一位与会者认为,“监管机构将倾向于‘先开枪,后发问’”,一旦有潜在问题出现马上干预。但其他人则质疑他们在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一点。与会者表示,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是挖掘风险数据,并进行前瞻性判断。挑战不在于识别风险,而在于如何应对风险。监管机构能提供的最大帮助或是延迟危机发生,而金融机构则需要解决其商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近期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对金融监管和竞争格局的影响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